康耐特上市后首度亏损 眼镜生产企业进“寒冬”

被打上“暴利”烙印的眼镜行业看似外表光鲜,像康耐特[-0.89% 资金 研报](300061)这样的镜片生产企业却惨淡经营。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0年上市以来业绩持续下滑,2012年首度亏损84.12万元。

  “眼镜暴利不在生产,在销售。”丹阳开发区一位眼镜工厂负责人表示。

  记者采访后发现,镜片、镜框制造企业身陷订单缩水、毛利率下滑困境,而眼镜零售业则面临人工、租金等各项成本高企。

  出口萎缩毛利下滑

  康耐特是眼镜行业截至目前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但市场关注度却异常低。年报显示,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营业利润只有156.74万元,同比下滑8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2万元,同比下滑108.80%。

  对此,康耐特归咎于出口订单减少,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原辅材料、人工等成本费用大幅增长。

  记者注意到,康耐特自上市以来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在其上市的2010年,营业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财务指标同比分别下降57.54%、25.16%和24.06%;而在2011年报中,利润总额比2010年大幅下降4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暴降,由2010年的2054万元减至-5963万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公司去年综合毛利率仅24.96%,比上市前的2009年下降了3.69个百分点。“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产品提价的空间几乎为零。另一方面,进口原辅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却连续上涨。”康耐特解释毛利下滑原因。

  “国内市场不好做,不仅订单数少,利润率更低。”丹阳一家镜框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内销出厂价比出口价平均低20%左右。”2009年以前,这家镜框企业每年出口眼镜架80多万副,但2010年开始,外销订单几乎为零。

  涉足零售亏损百万

  和康耐特一样,众多眼镜生产企业深受出口订单萎缩的折磨。相较于中小企业,作为上市公司的康耐特有更多的资源以求“转型自救”。

  去年5月,康耐特建立了“爱视商城”网站正式进军眼镜电子商务零售市场,此外,开设5家眼镜门店发展实体零售业务。记者发现,康耐特网店主要走“平价”路线,产品价位多在100-200元附近。

  康耐特董事长费铮翔曾公开表示,“公司准备在3-5年时间里打通上游产业链,把到眼镜店以前的所有环节全部拓展开来。”

  理想丰满,但现实如何?不妨看看康耐特的零售“成绩单”:康耐特销售和威合迪两家子公司去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5万元和396.78元,对应净利润-356万元和-1万元。资料显示,康耐特销售和威合迪相继成立于2011年4月、5月,是康耐特旗下主营眼镜销售的全资子公司。

  “前几年,眼镜零售确实比较赚钱,不少人以此发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眼镜行业,加剧了竞争,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长期从事眼镜零售业务的周女士告诉《金证券》记者,“表面上看,零售的毛利率很高,但考虑到人工、租金等成本,实际毛利有限。”周女士坦言,眼镜店选址一般都会在人流量较大的中心地段,这些地方店租都不菲。加上零售店销量有限,这样平均到每副眼镜上的成本就很高了。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