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的购物热潮正在上演, “换一副新眼镜”成为不少年轻白领的新年打算。但走进眼镜店,他们却变得困惑起来:同样一副眼镜,在不同店里价格相差3倍之多;而且,各家都说自己质量过得硬,但消费者却难辨是非……眼镜行业 “水很深”,似乎成为一个难以改变的现实。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家电、药品等价格都在越来越实惠、越来越透明,为什么眼镜行业的价格还是遮遮掩掩,始终含有过多 “水分”?眼镜探秘发现眼镜行业价格虚高有其特殊原因,但要想打造眼镜行业的 “平价时代”,并非没有可能。
价格虚高,到底高在了哪里?
熟悉眼镜行业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一句顺口溜: “20元的镜架, 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 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 400元卖给你是行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助推了眼镜价格数以倍计的加码呢?难道仅仅是零售商一味追求高利润造成的?
对此,在眼镜行业已 “摸爬滚打” 20多年的林先生表示,眼镜价格之所以长期居高不下,主要是流通环节层层加价和眼镜行业一些特性造成的。
为了减少风险,厂家一般不直接与零售商交易,而要经批发商转手后才到眼镜店。其中每经过一道关口,就会加上一定利润,层层加码后,批发商赚取的利润起码在20%左右。之后是零售商,他们要赚去大半利润。“如果一副眼镜有180元的利润,那么100多元归零售商。
同时,眼镜行业还有别于其他行业,那就是用在验光师的隐性成本也比较高。据透露,现在要开一家眼镜店,至少需要一名有专业资质的验光师。 “按照目前的行情,请一名验光师,每个月起码得支付5000元的工资。为了节省这一项支出,不少路边小店的验光师,通常由店员或老板兼职,而他们往往是没有从业资格证书的。”
眼镜迅速换款带来的存货压力和消耗,还会造成较高的积压成本,这也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一位业内人士举了个例子:就拿单件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的太阳镜来说,由于太阳眼镜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销量相对低,单产品损耗却相当惊人。“有些厂家生产10副眼镜平均只卖出两三副,很多都成了积压货。它的这种商品特性,从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单件产品的高利润,一些批发商、零售商在定价时已经把积压风险造成的‘沉没成本’算了进去。”
业内人士坦言,由于目前整个眼镜行业的价格透明度不够,除了上述加价 “因子”,个别经营者也人为地为眼镜最终的 “柜台价”虚高推波助澜, “说白了,反正消费者没几个能弄明白眼镜的成本到底有多少”。
眼镜 “大卖场”,探索实施平价路线
细心的市民都会发现,目前在上海可购买眼镜的地方主要有三类场所,一是一些知名品牌眼镜的连锁店;二是非品牌的路边单店;三是类似于三叶眼镜城等眼镜 “大卖场”。
连锁店里眼镜的价格相对较高,市民似乎能享受到较好的售后服务。路边单店因经营成本相对较小,其价格比品牌店要低不少,但品质难保证。相比之下,部分市民认可眼镜城 “大卖场”的模式,因为那里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有着几十种品牌可供挑选,一旦出现假冒伪劣,大卖场还会先行赔付,并对某一品牌进行处罚等处理。据透露,一般眼镜店的一副眼镜利润最高可达成300%,但眼镜城一般控制在30%到50%,而追求以量取胜。但是,目前这种眼镜大卖场在上海还只有10家不到。
眼睛高度近视的市民吕小姐表示,她因为镜片度数比较高,每隔半年左右就需更换一次镜片。 “到品牌店里,当然能享受比较舒适的服务,但价格会比较高。 10月底,我到一家眼镜城里的眼镜专柜配了一副眼镜,只花了130元,而以前在别的地方配则要300元左右,便宜了一大半。”
据上海千雅眼镜城总经理黄建华介绍,作为松江目前唯一的眼镜城,千雅眼镜城充分借鉴了三叶眼镜城的经营经验,坚持走平价的 “大卖场”路线。他说,如今在1300平方米的眼镜城内,共有42家眼镜销售专柜。 “就目前调查来看,在眼镜城里购买同一品牌、同一材质的眼镜,至少比路边单店便宜50%左右,而且可以确保品质。”
而且,平价并非意味着拒绝大品牌。记者在该眼镜城内看到,像宝岛这样的品牌店也有好几家,某些货柜上还有 “依视路”这样的国际大品牌。
我们发现,眼镜大卖场内的眼镜之所以能大幅降价,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眼镜城内的摊位租金要比路边单店便宜。他说,以松江中山路上的路边单店为例,这些门店一年的租金可能要10万至20万元不等,而在眼镜城内一个30平方米的铺位一年的租金不过三四万元。 “降低了租金成本,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也就等于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眼镜的成本。其次,眼镜城内的眼镜专柜,不少都是厂家直销,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其中利润就可以让利给消费者。第三,将几十家眼镜店集中在一起,也更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增加他们的选择余地,就近 ‘货比三家’,各家品牌也就做到充分竞争。”
更重要的是,眼镜大卖场可以学习家电大卖场,当卖场本身打响知名度、做强品牌,就可以对众多的眼镜供货商起到制衡作用,规范行业秩序,鼓励合理竞争,把眼镜的价格水分逐步“挤”出来。据了解,自今年2月开业以来,眼镜城的 “平价”路线已逐步得到了该区居民的肯定和认同。
“大卖场”模式能否推广开来?
那么, “大卖场”模式能否在申城推广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要开一家眼镜城,其面积一般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且地段应在人流量大的地方。 “就此来说,上海乃至郊区新城目前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地方并不多。已有大面积空闲商业用房的缺失,是制约眼镜城发展的一个障碍。”
其次,是资金和观念问题。上海千雅眼镜城投资者之一王建国告诉记者,眼镜城想要正常运转,除了大规模的前期投入,今后每年还需要投入200万元进行管理和维护,前三年肯定会亏本。而对于快速获取高回报的眼镜行业来说,要安心做好大卖场这个平台也不容易。对此,知名的眼镜连锁店不愿去做,经营路边眼镜单店的个体户也没有实力去做。而且,作为 “夹心层”的眼镜大卖场,虽然看到了今后的商机无限,但必定得不到上述二者的支持,甚至还会遭到行业抵制,这就需要慢慢突破重围。
那么,除了价格优势,眼镜城还需靠什么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对此,业内人士提醒,首先,眼镜城的投资方要做好经营业态的控制和把关,在招商上宁缺毋滥,耐得住寂寞;其次,眼镜的零售商要转变观念,要实现从以前追求单件高利润向跑 “量”的观念转变,力求薄利多销;第三,市民一方面要改变 “眼镜城内没好货”、 “贵的就是好的”等错误认识,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提高对眼镜质量的判断能力。
业内人士还建议,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整个上海只有区区几家眼镜大卖场的现状,有关部门在加强对眼镜行业监管的同时,还需要为其发展推一把,在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甚至可考虑将眼镜卖场写入某一商业地块的规划之中, “毕竟,眼镜是一特殊商品,而消费群体又是那么庞大”。
六十七个世界顶级眼镜、太阳镜、隐形眼镜品牌简介SmartBuyGlasses欧洲眼镜网站销售的五类产品列表
Smart Buy Glasses的定制处方眼镜服务的特点
安全防护眼镜简介
AO军用太阳眼镜的介绍
最好的军用眼镜
军用眼镜:ESS护目镜——战场上的保护天使
滑雪镜探秘
深圳市眼镜同业公会简介
厦门市眼镜协会简介
国产眼镜设备给力,2012年北京将建成亚洲最大眼镜专业市场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诞生和发展史
建设、经营眼镜电子商务网站建议阅读的22本书
子弹射不穿的太阳眼镜
消费者满意的眼镜片、眼镜架、隐形眼镜调查结果公布:《眼镜世界》杂志社联合举办
“蜥蜴团队”借助其旗下“圣捷罗”品牌进军中国高端老花眼镜市场
欧诺CEO林慧乐:透视眼镜行业电子商务
探秘太原眼镜市场
高端眼镜市场探秘
中国眼镜品牌排行榜:2009十大品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