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眼镜市场何以乱象纷呈 立等可取不靠谱

2012-7-31, “十倍暴利”、“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近年来,得益于消费者群体的不断扩大,济南眼镜行业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不断曝出的负面新闻,却令消费者感到十分无奈。眼镜行业的诸多乱象是怎么出现的,眼镜市场又应当如何规范?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和相关专家。

  观察

  眼镜“立等可取”不靠谱

  在很多市民的眼里,配眼镜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我记得配眼镜很简单,在一家眼镜店里,店员给验了一下视力,用尺子量了一下瞳距,然后就开片了,总共花了半个小时就弄好了。”市民张女士这样告诉记者。记者调查发现,像张女士这样看法的市民其实不少。对此,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这样的配镜方式并不科学。“过于追求配镜速度是不正确的,我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眼镜店都打出了‘电脑验光,立等可取’的招牌,其实这是不对的。”视光学专家王立群教授告诉记者。

  王立群表示,专业的医学“验光配镜”是一个复杂的医学过程,眼镜是矫正屈光不正的一种医疗“器械”,有人也把眼镜称为“光学药物”,绝非通用商品。在欧美,专业的验光师验光最少都要40分钟,长的甚至要达到2个小时,所谓“立等可取”完全不可行。

  记者了解到,专业的验光流程包括问诊、旧镜测试、散光测试、红绿视标测试、双眼平衡测试、插片试戴、试戴调整等,而很多打着“立等可取”旗号的眼镜店实际上并没有按照标准流程走。“这样做的后果会很严重,由于电脑验光得出的并不是准确值,而是一个特定区间的数值,这就会导致配出的眼镜度数和消费者的实际视力不相符。此外,由于年轻人眼镜适应能力比较强,有些验光人员不做散瞳,会导致很多没必要配眼镜小孩子产生近视问题。”王立群表示。

  专家

  眼镜消费理念亟待提升

  眼镜配镜验光“立等可取”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的是错误的消费理念。济南钟表眼镜行业协会会长李荣告诉记者,“眼镜其实是一种高档的商品,科技含量很高,因此不能把它和一般的大众消费品混同。”李荣告诉记者,目前眼镜市场上的很多乱象除了行业一些自身的问题外,也与人们对眼镜行业不正确的认识有关,而消费者的认识程度往往决定了市场的发展程度。“立等可取这种营销模式其实就是对消费者快速配镜这种想法的呼应,而它的出现又是与眼镜行业激烈竞争的市场现实分不开的。”业内专家这样表示。

  王立群告诉记者,前几年,国内还普遍把验光配镜看做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认为“随便一个打工仔培训1个月就能上岗”的人大有人在,因此,目前眼镜店大多缺乏专业验光师,甚至有些眼镜店主购买了价值数万元的综合验光仪而放置不用,只打出“医学验光”的旗号吸引消费者。消费者也普遍不了解医学验光和传统验光的区别,因此本应受到重视的验光这一重要程序往往被忽略。

  王立群表示,由于过分追求验光速度,国内在验光方面一度走入了误区。在欧美国家,验光师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要求必须是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还得在视光学学院深造4年才能从事这一行业,而目前国内很多验光人员明显缺乏专业素养。对此,在省城从事验光行业的验光师小马也表示,她曾经在国外看到,视光学诊所里的验光师都是医学博士,而在国内,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此外,在欧美,验光必须使用专业的综合验光仪,按照专业流程开处方,这点也是国内所缺乏的。其结果,就是国内验光人员水平与国外差距明显,以及导致的验光配镜行业水平较低。“重镜片轻验光”,反过来又阻碍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眼镜协会

  应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消费理念亟待提升外,随着眼镜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该行业在激烈竞争下自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加强外部监管和行业自律。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戴近视眼镜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每年的市场需求量高达3亿副。再加上3.2亿中老年人需要的花镜、以及太阳镜,市场需求量极为可观。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眼镜消费的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高档化的趋势日益显著。眼镜早已不是近视人群无奈的选择,而更成为一种时尚装饰品。由于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中国眼镜业的暴利广为人知,甚至被列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眼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李荣告诉记者,作为一种单纯商品而言,眼镜行业的确存在一定的利润,但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将原有的市场更多地进行了分割。因此实际上对于单副眼镜来说,利润虽然可观,但眼镜店本身的利润实际上是在下降的,随着竞争者的增多,大家的经营模式又趋同,销售量的下降是必然的。“前几年的时候济南正规的眼镜店不过两百多家,眼镜行业那时候是名副其实的暴利行业,但近年来由于门槛太低,竞争者大量涌入,眼镜店已经增加到450家以上,利润已经被摊薄。”李荣告诉记者。

  由于竞争日趋白热化,导致一些商家开始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来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以此充好、假冒伪劣等事件时有发生。对此,王立群表示,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眼镜行业的监管,特别是提高眼镜行业的准入门槛,将那些无良企业排除出行业,在行业内部建立优胜劣汰的规则。“对于那些没有经营资质,没有专业验光师和综合验光仪的商家,或者拥有相关仪器却不使用的商家,应当禁止其从事验光配镜。”王立群说。

来源:济南日报

个性眼镜定制旗舰店亮相温州 足不出户获配镜服务
郎溪县食药监局开展隐形眼镜市场专项检查
射洪质监局专项检查眼镜店 违规者限期整改
2013年德国高特开创国内眼镜新体验
新兴购物模式与眼镜行业完美结合
简易3D眼镜热销长春 易造成青少年视力迅速下降
中国国际眼镜业 展览会在京开幕
横岗时尚眼镜基地:“借船出海”谋求产业升级
北京海关查获千余件涉嫌侵权“品牌”太阳镜
《偏振三维立体眼镜》行业标准第一次起草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
《新华日报》总编辑来丹阳调研眼镜产业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处到访上海眼镜协会
谈“食药”乱 没有许可证不能卖隐形眼镜
积极助推眼镜企业“走出去”
上海市眼镜行业协会加强标准化建设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市工商局:上海流通领域眼镜35批次不合格
DEEKI轻型眼镜走红国际展
周一富调研眼镜行业企业
产品格局升级 明月炫晶成为眼镜零售店的代理热选
桥西区友谊街道举行“爱护眼睛科学用眼”视力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