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镜──访厦门鹭达眼镜公司董事长张和辉

第一次见到张和辉,是在2006年11月12日,厦门市首届“十大杰出创业青年”事迹报告会暨颁奖仪式上。那天,作为“十杰”之一的张和辉,站在花团锦簇的讲台上非常激昂:“我不是为失败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在我的血管里,也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动……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行不通、办不到、没希望等字眼……”

  旁人告诉我,这就是鹭达眼镜的老总张和辉,白手起家从一家小眼镜店做成大型眼镜连锁企业。

  再次见到张和辉,是在他的企业总部。这里距离他当初开办的小眼镜店并不远,只是规模已有天壤之别。

  “走到今天,不容易。”张和辉叹道。他身后的书橱上,奖杯奖状证书塞了好几柜。回忆过去,他的言语里显得那么平和。

  艰辛求学路

  张和辉一直记着1991年9月的那个清晨,车窗外,母亲目送自己离开时孤零零的身影。那天凌晨,他和母亲挑着行李赶了10多公里山路,以便搭上一早从上杭开往厦门的班车。也是那天,张和辉离开养育自己的大山,进入厦门大学音乐系读书,揣着家里辛苦筹来的一点生活费和满腔期望。

  大学生活,在生存面前显得如此惨白与干涩。每次吃饭,他总是最后一个去食堂,一毛钱的青菜铺在碗底,一块钱的米饭盖在上面端回宿舍。不好意思每次都让别人请客,同学聚餐,他总是推托。衣服是同学送的,鞋是别人穿旧的。

  “那时候因为穷,比较自卑,反倒成了大家眼中的怪人。”张和辉回忆着,毫不讳言那段历史。

  厦门附近的曾厝垵村有一个戏台,每晚都有演出,观众也多,张和辉推着板车卖起了甘蔗。白天捉琴弦,夜晚把削刀,张和辉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4年大学生活。

  1995年,张和辉毕业了。

  人生的选择

  “毕业后干什么?我想了很久。我十五六岁才学琴,和城里摸着乐器长大的孩子比,一点优势都没有。”张和辉决定改行,为了先找到一份工作糊口,他每天一早选好一座写字楼,从最高层走到最低层,一家一家投简历。

  那年中秋,张和辉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没有吃晚饭,独自一人来到海边,兜里揣着身上最后的两毛钱。坐在海边的石头上,看着圆月,曾经的种种不顺利一齐涌上心头,张和辉痛哭失声。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原来是在厦打工的老乡。

  “想家了?”张摇摇头,“被人欺负了?”他又摇摇头说,“我没有钱吃饭。”老乡听了,叹口气说,“我也还没有吃饭,本来还想向你借点钱。”两人搜遍了全身的口袋,最后只凑出9毛钱来,买了个面包,一人一半,和着泪水往肚里咽。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广撒简历后,竟有几十家单位向张和辉伸出了“橄榄枝”。张和辉在思考之后,挑选了一家国际有名的眼镜厂商。日子依然艰辛,他却有了努力的方向。白天为省车票,他宁愿顶着烈日走路送货;下了班,他便住6元钱的地铺凑合一晚。

  “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就是能吃苦。”曾经被同事称为“非洲小黑人”的张和辉淡然一笑。

  业务做得好,公司的待遇也不错,张和辉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创业的念头却忽然跳回心头。跑了一年眼镜销售,他对行业已比较了解,大学生对眼镜的需求量大,他觉得,这是一个大市场。

  创业,这不简单的决定,对张和辉来说,需要更大的勇气。

  从小老板到企业家

  1996年的1月,张和辉在厦大一条街的小眼镜店终于开张了。不料,他给顾客配的第一副散光眼镜就出了问题,顾客戴着十分不舒服,一查,竟是把镜片装反了。

  虽然调整后顾客也没有什么不满,张和辉那股不愿失败的劲头却上来了,“眼睛对人来说太重要了,一旦造成伤害,很可能不可挽回。”

  为了给自己充电,张和辉离开了刚开张的眼镜店,学艺去了。这一学,来来往往竟是10年。

  从漳州到重庆,再到南京金陵眼视光学院,张和辉先后捧回了国家初、中、高级验光员和验光技师资格证书,并成为福建省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国家高级验光师。学到了技术,张和辉不满足,又学起了管理,先后攻读厦大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和EMBA硕士学位。边学边用,张和辉技术与管理双管齐下,鹭达眼镜逐渐成为拥有30家分店200多名员工的大型眼镜连锁企业。

  2004年,张和辉又与人联合创办了省内唯一有资格培训、颁发《眼光配镜员上岗证书》的眼镜技术学校,以培养更多的配镜人才。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刚刚拿到了EMBA硕士学位,我正在申请继续读博。现在几天不读书,就觉得心慌。”张和辉说。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汉子,终于在大海面前一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