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眼镜的文化

前不久,在和吴良才资深验光配镜师郭老师和东莞久和厂龚总聊天谈论眼镜的时候,郭老师突然的一句“眼镜是一种文化”让我这深度近视眼睛顿时闪亮。是啊,其实本来就是,可往往被忽略了,眼镜作为许多人生活必用品的同时也在演绎着眼镜文化的某个角色。你对它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角色的轻重,形象的美丑,也反映了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深入研究,其实眼镜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难怪从事眼镜制造多年的龚总也会谦虚的说不懂眼镜。我这入门还浅的人又如何能谈“眼镜文化”呢?当我从一位外行的高中生那里知道她要“研究眼镜”的时候,我又产生了新的牛犊精神。眼镜这个传统的行业照样可以有新的气象新的文化内涵,它已经逐步从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更多的人会越来越对眼镜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而不是简单的一句“眼镜是传统的东西”“简单”“眼镜暴利”等粗浅的认识。这些是人们的偏见,也是缺乏文化修养的表现。我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欢迎喜欢眼镜的需要眼镜的重视或不重视眼镜的各类朋友发表高见。

说到眼镜文化我还得从其历史起源与发展开始,据资料介绍,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这项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以免受频繁换两副眼镜的折磨。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尽管眼镜发明谁为先至今仍是个谜,但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却是不争的事实。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时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我国早期眼镜的图像及实物资料存世不多。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有一老者戴着眼镜。清乾隆年间,我国已能生产眼镜,镜架为黑漆木框,装有系结的丝带,镜片由水晶磨制,至清嘉庆年,眼镜普及,张子秋在《续都门竹枝词》云:“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有趣的是,清代眼镜的深浅标度,是根据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划分的,这在清史料笔记李光庭所著的《乡言解颐》中有记载。自13世纪人类发明镜片以来,一直用水晶玻璃磨制镜片,1937年法国发明了一种叫压克力的塑料眼镜片,虽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1954年法国依视路公司一位工程师从制作飞机座舱的材料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树脂镜片,自此以后,这种镜片便成为世界镜片王国的至尊,一直沿用到今天。

  眼镜行业的发展变迁展示着眼镜文化的内在渊源,我国历史上随着个体手工业的发展,眼镜用料由天然水晶石发展到使用玻璃后,眼镜的使用范围则开始向民间推广和扩大,制作技术也有新的发展。

  明朝苏州杰出的技师孙云球为解决人们“单照”镜的痛苦,研制出水晶石镜片,并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境。后来,孙云球又发明研制了不同用途的光学镜头,有百花镜、鸳鸯镜、放大镜、多面镜、幻容镜等数十种之多。从此,孙云球制造的眼镜名扬各地。可惜,这样一位有作为的技术人才,33岁就病逝了。但是他留下一部名为《镜史》的科技著作.对推动后世眼镜制造技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继孙云球之后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又出了一个制造眼镜的人才,名叫褚三山.他进一步发展了制造眼镜的技术,颇有影响。

  由于苏州出了孙云球、褚三山两位杰出的制造眼镜的技术人才,从而推动了当时苏州眼镜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在1735年,苏州已出现了专门生产眼镜的手工作坊。  到了清康熙年间,眼镜的制作与销售已在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等地蓬勃发展。眼镜已成了专门的商品。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配镜技术传人我国,为眼镜行业的崛起开辟了新的道路。清朝末年,首先是英国人约翰·高德(J。hnGoddard),在上海开设了“高德洋行”,专营机磨检光眼镜。之后其他洋人接因而来。如托极司(TobiM)开设了“明晶洋行”,英籍犹太人雷茂顿(Ram5比n)开设的“雷茂顿洋行”等。

  后来曾经在“高德洋行”工作的中国人筹资开设了“中国精益眼镜公司”。我国眼镜行业开始了新的发展
①开始废除了旧式店铺沿用已久的“对光牌”验光配镜,采用了主客体相结合的验光技术。

  ⑨淘汰了纯手工操作制做镜片的方法,设置了机械研磨加工设备,发展了研磨技术,这时不仅能磨制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规格的镜片,还开始自制式监制各类镜框(架)。

  ③在检、磨、割、装、矫、制等技术方面,由于采用了一些国外的新技术和设备,因而培养了一代制做眼镜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眼镜行业很快形成一支新的技术队伍,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精益眼镜公司生产的眼镜适应了我国人民的需要,售价又低于洋行洋货,不久便在全国占领了市场并在各地开设了分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精益眼镜公司已在北京、香港、天津、济南、沈阳、大连、哈尔滨、南京、无锡、苏州、杭州、扬州、汉口、长沙、南昌、开封、广州、重庆等十八处开设了分支机构。

  在抗战前,精益眼镜公司的产品,还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曾到广州精益公司分店验光配镜,并为之题词:“精益求精”。

  1935年前后.上海除精益眼镜公司之外、还开设了几家大型专业眼镜公司,其中有“茂昌眼镜公司、吴良才眼镜公司”等。这些专业眼镜均设有先进的验光配镜设备和镜片加工研磨、割边专用机器。

  与此同时,北京的眼镜行业也大为发展。北京先后开设了慎昌钟表眼镜行.大明目镜公司(始建于1937年)等,也都分别设有验目配镜和前店后厂的镜片加工车间。同时,原有老式的生产方式家庭手工业作坊,也随之发展增多,并且不断革新其生产技艺,采用一些国外进口材料,使旧式眼镜在形式上力求更新。从此.北京的眼镜行业更是兴旺发达,进而成立了眼镜同业工会.协调全行业的共同事宜。这是旧中国北京眼镜行业的大致形成过程。

  解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眼镜行业也得到大力发展。北京、上海、苏州等主要产地均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眼镜生产企业。如上海眼镜一厂、上海眼镜二厂、北京眼镜厂、北京608厂、北京603厂、苏州眼镜厂等,曾经是我国眼镜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其规模均为近千人的国家中型企业。其产员数量质量及配套能力均居全国首位,有的产品则为市级或国家级优质产品,有的名牌产品多年长期出口.行销全国,驰名中外。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老牌国营企业相继衰退,外资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据我所知,江西鹰潭,江苏丹阳,浙江温州和台州,福建厦门和福州,广东深圳、东莞和广州花都已经成为我国内外销各类眼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全世界众多知名品牌也先后在中国加工生产,世界领先的眼镜企业纷纷在广东投资设立工厂或合作开发新品。企业规模大的几千上万名员工,年产几十万几百万副眼镜。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地成了世界眼镜生产大国。出口量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危机的来临对眼镜业也产生一定冲击,但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都在向中国内销进军,中国眼镜业开始了新一轮角逐,眼镜零售领域正在发生着难以抗拒的新变化。

在中国西北,眼镜常常是一个人身份的主要象征,尤其是在农村,这样的价值观念已经保持了数百年。据史料记载,我国是世界上眼镜的起源地,它的发展变迁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据《世界之最》介绍:“在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米观察星星。”根据孔子说:中国那时就有人戴水晶和其它透明矿物质做成的眼镜,用来医治眼睛或遮避阳光。到了明代开始到现在一直称为“眼镜”。由于当时加工技术的局限,只有老花镜,并限于宫庭内流传,皇帝常常作为御品赐给年老大臣,以矫正视力老花的缺陷。渐渐的,眼镜开始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如今,在西北流行的是石头眼镜,因为戴着眼镜会对眼睛有多种好处,因而喜欢的人们都会戴上它。这样的眼镜多则数百元,少则数十元,农村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选择眼镜。眼镜往往体现着佩戴者的身份、社会地位、思想观念、兴趣爱好等等。根据习惯,一般是年长者才会佩戴眼镜,而且,佩戴者都会是农村德高望重的老者,这样佩戴眼镜才比较符合身份,作为年轻人,一般很少有人会佩戴石头眼镜,因为这样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不懂规矩。

由于这种习惯的长期存在,那么在农村的集市上,就形成了眼镜市场眼镜修理工。其实,这里的市场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摆地摊。但由于农村需求的存在,他们的生意还是不错的。

如今,在城市的各个街头角落小区旁边,我们总还能见到一些小的钟表眼镜店,这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说明是现代人们生活有这样的需要。但他们正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大的跨国企业纷纷向中国进军,想要瓜分中国的眼镜零售市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眼镜文化呈现历史的新亮点,但服务的内涵谁也不要企图颠覆。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有谈到眼镜零售市场的风云变化,这里就简略而过。

随着眼镜零售企业的发展变化,产品的不断丰富和更新,人们消费观念也在逐渐转变,眼镜早已经成为多数白领阶层和一些达官贵人的文化品位的象征。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等发达城市,眼镜消费开始出现追求时尚的潮流现象,众多明星和演员的“眼镜”形象成为不同年龄阶层人们的选择。眼镜作为一种装饰文化的外在表现最容易复制和模仿。这也是文化传播的最广泛的途径之一。